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1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3185997
胺碘酮注射液外渗所致组织损伤和静脉炎的护理策略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第22期
     [摘要] 目的 针对胺碘酮注射液对组织和血管的影响,改变传统的静脉输液方式为专业化血管评估的程序化输液,更有效地保护患者的血管。方法 对42例患者分别给于程序化的血管管理和处理。结果 42例患者中,3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和静脉炎,1例局部组织坏死经切开引流而治愈;其余29例均应用硫酸镁和 (或)土豆片局部治疗痊愈。结论 组织损伤和静脉炎是胺碘酮注射液的常见并发症。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责任心,正确评估穿刺血管,熟练掌握该药的特点,将有效减少患者组织损伤和静脉炎的发生。

    [关键词] 胺碘酮注射液;组织损伤;静脉炎;护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2-155-02

    胺碘酮是以Ⅲ类抗心律失常作用为主,兼具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且无明显负性肌力作用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其静脉制剂起效快,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在临床上常常用于房颤的转复以及室性心动过速等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1]。但在外周静脉使用胺碘酮过程中,如果持续给药超过24 h常引起穿刺局部组织损伤和静脉炎症。轻者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热、痛,或呈红色条索状或树枝样改变,严重者可出现静脉硬结无弹性伴压痛,甚至局部组织坏死。针对以上现象,在护理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方法,大大减少了胺碘酮注射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3月~2010年5月共有42例患者次应用胺碘酮注射液,3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和静脉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96 字符